
《塑性工程学报》

穿越世界规模最大的黄土塬隧道贯通,银西铁路
由中铁二十二局集团建设的穿越世界最大黄土高原的隧道27日竣工。至此,银西铁路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全线通车进入倒计时。
中铁二十二局项目经理魏绍刚介绍,全长618公里的银西铁路是连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和陕西西安市的高速铁路省。包(银)海通道是《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通道之一,也是“十三五”中的“十纵十”的重要组成部分。年》现代综合交通系统发展规划。重要的综合交通走廊之一“富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甘宁段主线全长455.9公里,设站14座。这条铁路的设计时速为250公里。项目建成后,银川至西安的车程将由目前的14小时缩短至3小时左右。
银西铁路将连接银川、庆阳、西安等城市,以及众多“5A”景区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途经宁夏盐池县和宁县,甘肃环县 这样的国家级贫困县是一条黄金旅游路线、一条革命传统教育路线、一条精准脱贫致富跑好路线。建成通车后,对于加快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宁夏内陆经济开放试验区开发开放,振兴宁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具有重要意义。陕甘宁革命区。
银西铁路穿过毛乌素沙漠边缘,自南向北穿过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东直园,被誉为“世界第一大黄土高原”。是国内第一座建在黄土层的黄土高原。最长的通道是碴高铁。东之源黄土厚达数百米。地下水潜流和孔隙水广泛分布于再生中期黏土黄土层。地质复杂,易渗漏,给银西铁路建设带来巨大困难。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拥有6条隧道,几乎占银溪站甘宁段隧道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中,上歌村隧道位于东直园,是国内外少有的湿陷性极强、富含深水的黄土带,黄土层为世界最厚。全长6.78公里,其中施工风险高的5、6级围岩近6300米,占93%。隧道身段3870米穿越第四纪黄土。这种黄土被称为薄泥,含水量超高。一般隧道的地质含水量小于20%。一旦含水量超过24%,就会严重影响施工。隧道含水量高达33%,导致隧道易沉降、变形,甚至出现突水、涌泥等现象,多次坍塌。所谓“雨中掘,泥中托,泥中掘”。 .施工期间每天进尺至少0.6米,施工甚至多次停工。
专家亲临现场勘察称,如此深水富饶的黄土条件在国内外实属罕见。在这种像水豆腐一样的地面上修建上阁村隧道,是世界级的工程难题。因此,该隧道被列为全线一级风险隧道,全线风险最高,难度最大。也是影响甘宁段铺轨联调联试的重要控制工程。
项目部总工程师杨长青表示,上歌村隧道施工过程中,他们面临高原浅埋敏感区地表开裂和沉降,软??Q2地层塑性黄土区发生变形、混乱、丢失。坍塌、富水地层排水、地下室加固难等三大挑战。尤其是隧道入口处地下水线位于隧道上方,施工时经常发生塌方。每天施工进尺至少0.6米,甚至停了几度。建造。
面对重重困难,中铁二十二局集团项目部成立了技术团队。在建设单位的帮助下,设计、监理单位和相关专家共同攻关,多次召开会议,反复论证。突破每一个。其中,针对软塑性黄土塌陷这一世界性难题,项目部在地表钻深孔脱水井,使隧道土壤含水率降至22%以下。同时,加强了套筒阀管表面的深孔灌浆。采用帷幕注浆和加大缩脚加固围岩,克服了围岩坍塌等问题。此外,技术团队将隧道底部钢管混凝土调整为预留孔套筒阀管灌浆方案,解决了软塑基层加固问题,加快了进度,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存在的问题。隧道变形问题。
在银西铁路建设中,中铁二十二局集团项目部联合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内隧道施工技术6项空白和国外。 ,大大提高了我国铁路隧道的整体建设水平。
据悉,银西铁路预计2020年底建成通车。
来源:经济日报客户端